过去一周仅2个交易日(4月29日-4月30日),市场总体回暖,上证综指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1.30%,创业板50指数上涨2.01%。市场交易情绪持续火热,两市成交额维持周内总量超2万亿元,日均近11300亿,较此前一周8500亿的水平有所提升。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净流入22.76亿元,表明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行业方面,申万31个一级行业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房地产、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等消费地产相关行业涨幅靠前。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石油石化、钢铁等传统能源板块表现靠后。
市场方面,海外市场近期高风险叠加资产荒,“中概股”涨势较好。港股方面因此受益,A股市场同步提升。AI科技行业叠加“低空经济”持续发力,“轻复苏”态势较为明显。在目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的态势下,叠加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新“国九条”政策指引,市场风险偏好出现提升。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认为,随着4月份A股市场经济结构的充分调整,叠加估值优势,股票市场后续财务预期较强。新质生产力号召下,国内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力度,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权重板块电力设备新能源,受益于核心龙头业绩坚韧与下游汽车持续创新迭代,近期市场关注度提升。当前创业板50指数估值25.6倍,处于过去十年4.6%的历史分位数,创业板50ETF(159949)具备较好投资价值(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30)。
创业板50指数(399673.SZ)权重行业观察:
电力设备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据乘联会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60.0万辆左右,同比-1.5%,环比-5.3%,其中新能源零售72.0万辆左右,环比持平,同比+37.1%,渗透率可达45.0%。燃油车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本月有清明假期,且比去年同期假期多出两天,节假日影响消费者购车节奏;另一方面本月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有所预期,持币观望情绪回升,新能源市场稳健表现得益于车企前期积累的可观在手订单及新品的有序交付。展望后市,政策与北京车展将成为车市进入消费旺季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中央以旧换新政策细则发布,地方政府及主机厂陆续配合跟进,加大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各大车企于北京车展展出全年主力销售产品,消费者对新品发布预期基本落地,购车需求进入兑现期,支撑车市进入消费旺季。
光伏:光伏主产业链头部公司一季度呈微利甚至亏损。展望Q2,由于产业链价格在4月仍处于下降趋势中,预计Q2报表端或延续Q1;但从5月来看,或从硅片环节开始止跌,进而带动其他环节价格止跌,而报表端的改善或从Q3开始体现。板块内代表公司当前PB估值已处于过去十年区间的2%分位以下(接近2018年531政策后的估值低点),反映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悲观预期已较充分释放,财报季后板块有望迎来β修复行情。建议关注5月份光伏主产业链价格或止跌带来的板块性机会,以及新技术如钙钛矿进展。
医药
行业表现:医药公司2023年报及24Q1季报披露完毕,化药及耗材表现较好,原料药出现环比改善:除普利制药外,上市公司2023年报及24Q1季报已经披露完毕。2023及24Q1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5,823亿元和6,5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和-0.3%,实现归母净利润1,623亿元和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和3.8%。业绩表现较好的子板块有:化学制剂、医疗耗材、血液制品,此外原料药板块业绩24Q1环比出现较为明显改善。
创新药:年初受Biosecure提案和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创新药前期深度调整。伴随全链条创新药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医保局积极探索创新药定价机制、创新药出海逐渐成为常态等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加之2024上半年学术会议(如SGO、AACR、ASCO等)临近,前期的超跌有望为创新药板块带来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医疗器械:4月30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发布《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公告(第2号)》,针对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产品进行接续带量采购,含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类产品,定制化增材制造技术产品科自愿参加,接续采购周期为3年,5月21日将在天津开标。人工关节行业显著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手术量有望长期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集采续约有望稳定价格预期。
电子
消费电子:5月3日,苹果披露FY2Q24(24年1-3月)业绩,受iPhone等硬件销售下滑9.5%影响,公司整体收入下滑4.3%,净利润下滑2.2%,收入利润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业绩电话会上,投资人关注公司AI大模型相关业务的发展战略和进展,建议关注5月7日将在伦敦举行特别活动和6月11日举行WWDC 2024大会上AI相关进展。根据IDC,1Q24苹果出货量受华为等竞争对手影响同比下滑9.6%,我们认为苹果链CY2Q24拉货动能触底,建议关注AI相关布局是否能够带动产品创新,以及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
半导体:半导体设备自主化加速,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营收为507亿元,同增138.3%,归母净利润为97亿元,同增188.9%。24Q1营收为130亿元,同增42.4%,归母净利润为19.9亿元,同增86.9%。外部制裁升级催化自主化进程,AI引领新一轮创新周期,带动AI芯片、存储芯片(包括HBM)及先进封装(包括COWOS)扩产等,叠加周期复苏预期,国内晶圆厂扩产确定性强,有望持续逆周期扩产,推进关键核心产线建设和设备国产化。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标的指数当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